觀音蓮的繁殖方式是怎么做的?
葉插:掰取成株觀音蓮中部葉片,掰取時注意保持葉片完整,尤其是葉片基部,不能有損傷,將葉片鋪在潮濕的沙土(或沙土與草炭=2:1)上,葉面朝上,葉背朝下,不必覆土。不可在強光下暴曬,如表土過干,可適當噴水,保持溫度在25-30℃,葉片會陸續從基出新根,然后長出葉芽,將根系埋入土中,逐漸見光,土干后適當澆水,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植株。
分株扦插:在大蓮座下部會抽生出新的分蘗,當分蘗苗直徑長至2厘米大小時,可剪下,放在陰涼干燥處,當剪口干燥后,去掉下部葉片,再插入潮濕的沙床上,沙床不能太濕,否則剪口易發黃腐爛,扦插后的1周內不需澆水,不要強光暴曬,當表土干燥時可適當噴水,注意水量不要過大,溫度保持在25℃左右,插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生根。當根長至2-3厘米時上盆。
播種:觀音蓮繁殖方法也可用播種法繁殖,在20℃左右的條件下,10-15天發芽,優點是可一次得到大量的幼苗。但是播種難度高,小苗生長慢。
觀音蓮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哪里?
觀音蓮在夜間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還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微量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另外,觀音蓮還有吸附灰塵的作用。觀音蓮因株型像觀音座下的蓮花而得名,其風格獨特,極富禪韻,用來布置書房、客廳、臥室和辦公室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