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9月26日電 (任麗娜)26日5時20分,歷時120分鐘,中鐵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太原西北二環高速公路萬噸橋體上演“空中轉身”,安全上跨繁忙鐵路線北同蒲鐵路分離立交橋。
萬噸橋體上演“空中轉身” 。中鐵六局太原公司供圖。
太原西北二環高速公路約160公里,是山西省“三縱十二橫十二環”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太原市清徐縣、古交市和陽曲縣的重要公路通道。
中鐵六局太原公司西北二環11標項目部承建線路全長24.2公里,上跨北同蒲鐵路分離立交橋位于北同蒲鐵路K301+897-K302+017上行線西側,長112米、重1.3萬噸,相當于8500余輛小轎車的重量,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
本次轉體橋施工臨近既有鐵路線,為Ⅱ級封鎖施工作業,工程緊鄰北同蒲鐵路繁忙干線,白天幾乎每隔十幾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通過,對施工干擾突出,安全風險極高。
為不影響線路正常運行,中鐵六局太原公司項目部采用“先建后轉”方案,即在北同蒲鐵路一側先預制好梁體,再轉體上跨鐵路。
為更好地控制轉體精度,項目部成立科技攻關組,專題開展跨鐵路營業線T構轉體橋精細化施工控制關鍵技術研究。
26日3點20分,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大橋轉體施工啟動,2臺ZLD350-300型連續頂推千斤頂緩緩牽引支撐在大橋底部的圓形轉臺,在6.5米的高空中,重達1.3萬噸的混凝土T構以每分鐘約1°的速度開始逆時針旋轉。
萬噸橋體安全上跨繁忙鐵路線。中鐵六局太原公司供圖。
26日5點20分,歷時120分鐘,梁體在預定的鐵路“窗口期”內從與鐵路線“平行”變為“上跨”鐵路線,實現了“高空轉體”。現場測量結果顯示,萬噸橋成功轉體89度,精準到達設計位置。
此次轉體梁長為(2×56)米,屬于大跨度連續梁,為確保轉體時將軸線偏差控制在1厘米內,項目部應用連續梁線形監控信息化技術、箱梁混凝土溫度遠程無線監控預警技術、新型橋面防水層技術對橋梁實施全方位監測,減少施工誤差,提高轉體精度,確保轉體施工安全質量。
“智慧工地”助力高空轉體。項目負責人表示,“轉體橋的調整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精益求精的過程,引入智能設備就是為了加強轉體精度控制,保證轉體橋和既有施工橋墩無縫對接。”
該項目建成后,太原市將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發展格局,進一步緩解太原東環交通壓力,改善太原市區環境質量,助力太原市建設為資源型經濟創新驅動市、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宜居城市的全國一流省會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