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當代軍旅電視劇《決勝零距離》因真實表現我軍新型作戰力量的戰斗風采和新時代軍人的高尚情懷而引發觀眾的熱烈討論。該劇以軍隊調整改革為背景,以戰斗力轉型重塑為情節要素,講述了西部戈壁灘上的一次實兵對抗演習。該劇通過一支合成旅部隊不尊重戰場法則,最終被一支兵力小許多的特戰分隊接連擊破的故事情節,塑造了賀天高、柴勝華等一批新時代革命軍人的“硬漢形象”,闡釋了“軍人與戰爭”“訓練與戰場”只有保持“零距離”,才能制勝未來的道理。
《決勝零距離》以一場實兵對抗為故事線索,這場對抗完全顛覆了以往我軍演習的慣例,突出表現了以賀天高為首的驍狼特戰隊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劇情中透射出的軍人價值觀直逼觀眾心靈,人物身上奔涌的英雄熱血激蕩起觀眾的情感。
劇中,驍狼特戰隊的戰斗作風突出表現為“首戰即決戰、發現即殲滅”。這是兩個具有遞進關系的軍人價值:消滅對手的目的是阻止戰爭,而要消滅對手就絕不能給對手任何喘息的機會,發現敵人就意味著消滅敵人,第一次交戰也是最后一次交戰。
此外,在高科技演習交戰系統的支撐下還原戰場的真實,是該劇的另一大看點。漫漫黃沙,炮火連天,勢單力薄的特戰隊在牽制“敵人”的有生力量之后,在沒有任何回撤措施的情況下,只能在空中打擊和地面追兵的包抄下且戰且退。盡管這只是一場演習,但恢宏的戰場氣勢和緊迫的劇情,加上大西北特有的蒼茫與大戈壁的襯托,觀眾深深感受到戰場的真實、戰爭的真實。
強軍進程之中,人民軍隊永遠得保持昂揚的斗志,時刻瞄準戰場,隨時矯正航向,才能保持“首戰即決戰、發現即殲滅”的戰斗力。而這種昂揚的斗志,需要優秀的文藝作品為可親可敬的解放軍官兵“鼓與呼”。從這個角度上講,《決勝零距離》的播出,在一定范圍內激蕩起了廣大觀眾固我長城的豪情,也激蕩起了廣大官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血性。
和戰斗一樣,所有的奮斗都是一門值得深究的藝術。文藝創作,特別是當代軍旅題材的創作,因為沒有實戰作為創作底色,影視劇的拍攝制作往往因為“現實因素”的限制,無從張揚戰場的豪邁。《決勝零距離》立足于交戰系統的藝術化和合理化設計,讓一場實戰演習達到了真實戰場的況味和激烈度。這是一個大膽且機智的探索,這種依靠高科技手段模擬逼真戰場的設計,不光有著一定的科技依據,更為當代軍旅劇,特別是以訓練為底色的軍旅劇打開了一扇窗。
把訓練和作戰融合為一的創作模式,是《決勝零距離》的一次成功嘗試。從這部劇彰顯出來的精氣神來講,這部劇是豪邁的,但也有些許遺憾,可能是因為拍攝條件的限制,也許是因為后期制作的困境,這部電視劇尚且存在一些遺憾和不足。主要是故事的連貫性上,尚有“藕斷絲連”的不明確之處;人物的塑造上,尚且有著些許模糊的點位;情感的推進上,尚且有一些才揚起又戛然而止的遺憾。
但《決勝零距離》總體是成功的,其中思想性是該劇最為稱道之處。劇中,一個年輕軍官在實戰演習中以勇猛、智慧、高科技、嚴苛帶領一支驍勇善戰的特戰隊英勇突擊,生動而深刻地表現了當代軍人在部隊改革大考和實戰練兵熱潮中經受了淬火錘煉,最終成長為制勝戰場的刀鋒鐵拳,讓人民放心的一支鋼鐵隊伍。全劇情節緊張,戰場氛圍逼真,具有較強的視覺震撼力,無論是“另辟蹊徑”的創作角度,還是劇情中透射出來的軍人情懷,都足以稱得上是一部燃燒英雄熱血的好劇。
(作者:李婭涓,系八一電影制片廠生產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