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是誰簡介
解縉一生有很多名號,《永樂大典》主編,明朝內閣第一任首輔,太子朱高熾的老師等等。他少年成名,一路走上人生巔峰。他們的名氣如此之大,以至于受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重視。但這樣的一代牛人,最后被扔到雪地里活活凍死。
1369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解開激動地推開房門,感謝妻子為這個家開枝散葉。然后他抱起嬰兒,給他取名解縉。
自從解縉出生以來,她的母親一直負責他的啟蒙教育。當解縉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她的母親就在地上寫字,然后讀給解縉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發現兒子很不簡單。
解縉的故事,五歲時,父親教解縉讀詩,讀一遍解縉就能背出來,十歲能熟背千字的文言文,十二歲讀盡《四書》、《五經》,被譽為神童。
1387年,解縉19歲時,他的母親收拾好他的行李,告訴解縉“出門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自己,如果有什么困難,給家里寫信。不要有壓力,即使考不上也要回家,不要在外面游蕩。”解縉鄭重地點點頭,開始參加科舉考試。
在江西鄉試后,解縉成功獲得第一名:解元。第二年,他被直接進京參加會試,殿試由朱元璋主持,最后解縉和他的哥哥解綸,還有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
解縉中榜后直接擔任翰林學士,朱元璋很重視解縉,解縉很年輕,日后他和這批元老級的大臣們退休后,解縉能幫助他的后代控制朝廷。這時,朱元璋向解縉示好,表示自己的重視。
1403年,朱棣稱帝,任命解縉為文淵閣第一任首輔。明朝的“內閣”制也由此開始。此時,解縉除了內閣首輔,他還擔任太子朱高熾的老師。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可以說春風得意。
解縉犯了錯誤是什么錯誤?
解縉犯了一個老錯誤,卷入了太子之爭。一般來說,陷入這個漩渦的人很少有人能夠逃脫,而解縉選擇激流勇上。在朱高熾和朱高煦之間搖擺不定的朱棣找解縉商量。這時大多數人要么選擇一個兩全其美的答案,要么糊弄過去,但面對朱棣問題,解縉直接搬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長子繼承制,最后成功說服朱棣立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知道這件事,從此他對解縉懷恨在心。最后以“無人臣禮”下獄,然后被埋在雪堆里凍死,47歲去世。
明朝的大才子就這樣倒下了,但是他作為主編負責的《永樂大典》卻為后人所稱道,解縉的故事也為大眾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