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對腎臟是比較安全的藥物,但胰島素對腎臟本身,還是有一定要求,在調整血糖的過程中,當腎臟出現問題后,就可能會出現胰島素代謝發生改變的情況,可能會導致體內胰島素的蓄積。
此時會發現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不全,患者血糖突然變得容易控制,甚至會發生低血糖,可能就提示腎臟功能發生明顯變化。就要減少胰島素的用量,注意更改胰島素的劑型。
因為長效的胰島素,本身作用時間就比較長,再加上腎臟功能衰竭,就會導致胰島素在體內蓄積,過量蓄積之后,就會導致低血糖風險的增加。此時可以將長效胰島素,轉換為中長效的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可以減少低血糖的風險。
如果患者由于腎功能衰竭,而導致高鉀血癥,此時可以使用糖加上胰島素,幫助加速鉀的轉移,可以起到臨時降血鉀的作用。因此胰島素對腎臟本身,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但是腎臟本身的功能狀態有異常,對胰島素的調節有指導作用。因此還是要及時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狀態,來進行藥物的調控。
打了胰島素以后會一直打嗎
患糖尿病打了胰島素以后,不一定會一直打的,要看具體情況:
1.如果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一經診斷就需要終身用胰島素治療,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是胰島素絕對缺乏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只能通過外源性的胰島素來維持機體的糖代謝水平,所以終身使用胰島素。
2.若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來說有些情況是需要暫時的打一段時間胰島素,比如發生了某些應激狀態,包括妊娠、分娩、手術、重癥感染,有些時候是由于口服藥物效果差,這時是需要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在應激狀態應該是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當應激因素去除以后,患者仍然可以用口服藥物治療。
總之,打胰島素期間,要根據血糖的監測情況來評估胰島素的用量,如果說患者控制得比較好的話,那么可以在醫生進行評估以后改用口服降糖藥的治療,不用一直打胰島素。如果說患者病情比較嚴重,僅靠口服降糖藥已經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那么就需要一直打下去。不過需要了解的是這種一直打胰島素的情況并不是因為人體對胰島素產生了依賴性,而是由于患者的病情需要才進行這樣的治療。
關鍵詞: 胰島素對腎臟有影響嗎 胰島素一旦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