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景區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桂林市漓江景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游覽區之一 。
桂林市漓江景區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主要景點有冠巖、黃布倒影和仙人推磨等自然景觀,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
桂林市漓江景區區域地形特點是北、東、西部較高,為碎屑巖中低山地貌。北部是五嶺之一的越城嶺,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2米;東部為北東一南西走向的海洋山,主峰寶界嶺海拔1936米;西部是南北走向的天平山和駕橋嶺,主峰海拔皆在千米以上。景區中部為漓江巖溶谷地,南北長120余公里,東西寬20一60公里,發育有巖溶侵蝕平原,峰叢洼地和峰林平原等地貌類型,是一個較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沿漓江分布有一系列的盆地。在溶蝕侵蝕平原和低地上,峭立著眾多的石峰并發育有大量的洞穴。從大圩以南的潛經村開始,漓江進入峰叢洼地的峽谷段,深切河谷相對高程達400余米,組成了綿延百里,馳名中外的巖溶山水畫廊。
桂林市漓江景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且雨熱同期,雨量充沛,光照好、熱量足,夏長冬短,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9.3℃。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7.9℃。年降雨量1838-1941.55mm,降雨量大于蒸發量,年平均相對濕度76%。
漓江景區有哪些景點?
穿山
穿山在市區東南、七星區西南的小東江東岸,距市中心3.5公里,海拔224米,相對高度94米,面積25.25公頃。穿山5峰逶迤,狀若雄雞,西東為首尾,南北為兩翼,中峰為背,西峰上的月巖,恰是雞的眼睛,與隔江的龜山,猶兩雞相斗,栩栩如生,合稱"斗雞山"。
望夫石
望夫石位于漓江江西岸,斗米灘前,距桂林約37公里。山頂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嬰兒凝望遠方丈夫的婦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
龍頭山
龍頭山為滴水洞南面屏障,主峰海拔440米,系韶山沖第3高峰?!渡厣矫隙拮遄V》描繪龍頭山“拔地而起,昂頭獨立于千山萬壑之中,別,山極峻。上有田土,沃甘泉……山撲人面,云生馬頭。”相傳北海龍王府有一條巨龍,其尾潛入洞庭湖,龍首昂起韶山沖,竟形成滴水洞龍頭山。
螺獅山
螺獅山,在漓江西岸,石山紋理自下螺旋而上,直至山頂,整座山酷似一個大青螺。郭沫若詩中有“青螺負雨壓長河”之句,在山下有螺螄巖,河口開闊明亮,明代建騰蛟庵,由三寶殿、魁星樓組成,清代重修。洞前香爐石,形狀酷肖。洞內有三顆螺螄石,一白如雪,一綠如玉,一黑如漆,巖內有摩崖碑文,記載巖的由來和附近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