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為幫助廣大消費者有效規避消費陷阱和消費風險,結合2022年消費投訴熱點問題,鄭州市12315投訴舉報維權中心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科學消費、理性消費,警惕網購拼團,遠離預付消費。
(資料圖片)
網購拼團要警惕
網絡直播、社區拼團已經成為消費者購物的新渠道、新方式,在購物便捷、價格親民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發貨不及時、商品質量差、虛假促銷等。消費者在網絡購物時一定要認真甄別、查看商家資質,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務情況,選擇信譽良好、服務規范、售后有保障的團購商家,謹慎選擇微商、社交平臺及個人組織的微信團購群。
食品安全要牢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消費者選購食品在考慮價格的同時,更要重視安全和品質。目前,食品選購突破傳統的現場購物模式,網絡平臺受到人們的青睞,各地美食皆可享受。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超市、市場和網絡平臺,不采購“三無產品”、過期產品及街頭無證攤販加工制作的熟食等食品,網購生鮮食品應及時收貨查驗,盡量不選擇網絡渠道購買涼菜、生食品類、冷加工糕點等易變質腐壞食品。
預付消費要遠離
預付式消費模式在餐飲、健身、美容美發、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消費者在辦理預付款(卡)購買服務和商品時要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充費,盡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避免因商家關門停業導致損失,對商家惡意卷款跑路,涉嫌詐騙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美容整形要留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許多愛美人士從選擇生活美容升級到微整形、塑身吸脂等醫療美容。消費者應正確區分美容服務及醫美整形,在選擇美容服務機構時要查看商家相關資質證件,對所使用的產品要進行了解,是否有生產日期和有效期、批準文號,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是否會導致皮膚過敏等。樹立正確審美觀念,不輕信商家的花言巧語,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美容或整形服務。
消費維權要及時
無論消費者選擇何種形式的消費,都應注意保留相關憑證。鄭州市12315投訴舉報維權中心在此倡導消費者理性消費,保持清醒頭腦,謹防新形式的消費陷阱。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先行與經營者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應及時撥打12315消費維權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網站、小程序、公眾號進行舉報投訴。
正觀新聞記者 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