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出發,向勝利進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的首要任務。
合作區承擔著實現琴澳一體化的歷史使命。在高質量發展中,合作區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便是推進琴澳一體化發展。過去一年,合作區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取得積極成效,澳資企業總數超過5300戶,橫琴口岸全年出入境人員超815萬人次,出入境單牌車達到84萬輛次。
2023年是深化合作區建設的關鍵一年。合作區將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全力實施特色產業牽引、要素跨境流動、民生深度融合“三大工程”,闖出一條獨具合作區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穩健起步:“四大產業”發展迎突破
“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有其獨特的要求。”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省委橫琴工委副書記、省政府橫琴辦主任聶新平表示,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緊緊圍繞高質量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一主線,深度銜接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大力推動合作區“四新”產業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合作區建設的首個完整年度,橫琴推進高質量發展起步穩健,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和推動琴澳一體化取得積極成效,戰略利好持續釋放。
數據顯示,除澳資企業總量較合作區掛牌前增長15%外,合作區還陸續出臺了集成電路產業、生物醫藥、金融產業等扶持政策。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中,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三大產業,營收合計首次突破百億元;現代金融產業增加值達到164.11億元,同比增長8.1%。
產業之外,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還體現在琴澳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更加高效靈活運轉。聶新平說:“這就要求加快推進兩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同時,凝聚起粵澳雙方的最大合力,為合作區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3月1日起施行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便是對上述新體系、新體制的制度實踐。廣東省地方立法學研究會會長朱最新認為:“制定出臺條例,旨在以立法引領和保障橫琴合作區建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新時代地方立法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合作區的高質量發展,還要全力打造便利澳門居民的宜居宜業宜商一流環境,持續激發琴澳企業、人才乃至每一個人的潛力和創造力。
就在近日,合作區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開工。去年9月,“二線”通道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主體工程完工,“一線”橫琴口岸客貨車通道計劃于今年6月底前具備啟用條件,并實行“聯合一站式”通關模式。同時,“澳門新街坊”項目透露,主體結構已封頂,整個項目將于今年下半年竣工驗收,預計年內可開售。
人氣更旺、基礎建設更完善。歷經一年多的建設發展,合作區實現了良好開局、穩健起步。
藍圖繪就:全力沖刺四大標志性成果
今年開年,廣東全省擂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征鼓。合作區將今年定為“作風建設年”“政策提效年”“發展提速年”,要以高質量工作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制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2023年是深化合作區建設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全力實施‘三大工程’。”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介紹,一是特色產業牽引工程,推動構建“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產業聯動新模式;二是要素跨境流動工程,落實“分線管理”配套政策;三是民生深度融合工程,加快構建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推動合作區澳門居民數量顯著增加。
李偉農介紹,合作區處于“一國兩制”的交匯點,承擔著實現琴澳一體化的歷史使命。“這要求我們始終堅持將推進琴澳一體化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走出一條符合合作區發展目標和特色的高質量增長之路”。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今年,合作區將全力以赴推動四大方面取得標志性成果。
爭取重大政策高質量全面落實,是第一項重要成果。除近日發布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外,今年,合作區還將全力推動總體發展規劃、鼓勵類產業目錄、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等重大政策的落地落實,全面構建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
另一項重大成果是全力沖刺全島封關運作。這是當前合作區最緊迫、最急需的大事,也是彰顯合作區獨特開放優勢、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性舉措。今年,合作區將朝著物理“封關運作”目標全力沖刺,打造廣闊的發展空間。
全員全域引項目育產業,也是重要抓手。據介紹,合作區將聯合澳門,組團赴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葡語系國家開展國際招商,赴長三角、京津冀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力爭引進一批具有引領作用與核心競爭力的重點項目和企業。
除此之外,還將高標準建成“澳門新街坊”項目。合作區將以“澳門新街坊”落成為契機,探索“四共”新機制下社區治理模式,有序銜接澳門教育、社區服務、醫療等公共服務,“以點帶面”加快構建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
藍圖已繪,任務已定。合作區將爭取盡快釋放琴澳一體化“1+1>2”的化學反應,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投資熱土、創業沃土、生活樂土,向世界展現合作區的美好前景和制度優勢。
火熱實踐:集成電路產值實現“從0到20億”突破
日前,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凌煙閣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共同建設多個平臺,探索先進芯片產品在前沿生物醫療和智慧城市兩大關鍵領域的產業化潛力。
這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邁出的又一步。按照規劃,合作區將構建“前沿領域芯布局、特色芯片全生態、高端產測全鏈條、國際人才全匯聚”的產業體系。
去年7月,“粵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的投入使用是一大突破。半年時間內,產業園入駐企業數量增長顯著,目前入駐率約40%,集創北方、壁仞科技等19家企業已經入駐。2022年前,園區企業總營收已超9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引進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0家、收入規模100億元。同時,正在籌建珠海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產業園。
行業根基扎穩,政策效應漸顯。近年來,合作區已集聚了芯耀輝科技、極海半導體、鎵未來科技等一批集成電路優質企業。過去三年,區集成電路產值均超過10億元,其中2021年超過20億元,實現“從0到20億”的突破,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未來,合作區將充分融合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海內外的創新資源,打造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龔斌說。
關鍵詞: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高質量發展 三大工程 粵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