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手機利與弊?
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無利弊對錯。就像我們的“水”一樣,其利弊取決于使用者的使用方法。而我們今天的使用者是中學生,使用場所是校園(有老師的監管指導),所以我方堅決認為中學生校園使用手機利大于弊。
首先使用手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手機普及到學生人群中,反映了通訊科技在我國的迅猛發展,它就像網絡上的QQ在學生中的普及率很高一樣。其實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兒,沒有必要把它想得太復雜,我們只是把一部無線電話帶在了身上而已。所謂的“手機使用的低齡化會助長攀比風”根本不成立,如果所有人的心態擺正,不將手機看成一種奢侈品,就像手表、電子詞典一樣,又何來這一說法呢?我們不能只將焦點聚在手機是否適合中學生上,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關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攀比不是因為手機才出現的,更不會因為中學生不使用手機攀比就不存在了。
使用手機弊大于利的理由?
我方認為手機弊大于利。首先,手機會助長攀比之風。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后,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其次,手機中的不良信息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玷污心靈?,F在的網站和手機App良莠不齊,尤其是一些情色網站,學生分辨能力不強,自制力弱,很容易深陷其中,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長。
除此之外,手機游戲、網上社交大量占用學生的時間,進而影響學習。與此同時,碎片化的閱讀不利于專注力的提高。因此我方認為,手機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