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松天碩,1991年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09級導演系本科班,現任北方昆曲劇院導演。
近期,受疫情影響,很多演出都被迫取消了,松天碩參演的《福壽全》就是其中之一。但他顧不得沮喪,馬上全身心投入到新劇本的創排和綜藝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的選拔當中。對于既有深厚傳統戲曲功底,又熟稔當代多元文化藝術,擅導擅演、能文能武、亦莊亦諧的他來說,發愁的永遠不是沒有工作,而是工作忙不過來。
從小練就一身“童子功”
“90后”戲劇人松天碩出身梨園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從事京劇行業。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松天碩從小就喜歡上了戲曲藝術。三歲時,幼兒園園長讓他表演個節目。那時他還沒學過藝,但已經看過不少京劇,特別喜歡猴戲。于是,天碩的爺爺松懷忠就到幼兒園,給他勾了個小猴臉,又給他改了件戲服,然后用嘴打鑼鼓點,配合松天碩上臺給大家表演了一段兒“猴戲”,也從此開啟了他的表演生涯。
四五歲的時候,松天碩開始真正學戲練功,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和演出,有了很多舞臺實踐機會。父親松巖還專門請京劇藝術家曲永春給他開蒙,讓他有了扎實的基本功。學戲過程中,他挨過打,哭過鼻子,沒少吃苦,心理偶爾也不平衡過,但也因為“身上有功夫”,他感受到了驕傲和自信,并且對舞臺更加充滿熱愛。
導演“梨園三部曲”獲認可
考大學時,松天碩同時考取了中國戲曲學院武生專業和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他考慮再三,選擇了學習戲劇導演,因為在他心中不僅有戲曲,還有更大的夢想。
松天碩的父親松巖是北京風雷京劇團的團長。面對京劇市場不景氣的現狀,他想了很多辦法來振興京劇。尤其注意到很多年輕人喜歡看話劇,他便決定把梨園行的故事寫成話劇,希望以此吸引年輕觀眾的興趣。松巖寫好了話劇本子《網子》,他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把導演的重任交給了他。
《網子》是松天碩第一次獨立擔任導演的作品。當時,他們父子二人對表演方式和人物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經常為一個細節處理爭論不休。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最終形成了“場上聽導演的,回家要聽爹的”這個規矩。
除了父親,劇組里還有很多演員都是從小看著松天碩長大的叔叔、大爺,還有一些是外請的專業話劇演員,如何讓大家信服他這個年輕的導演,如何把所有演員的風格統一起來,松天碩下了很大功夫?!皩﹦⊙輪T長輩,就要告訴他們放松點、生活化。對話劇演員,又要讓他們稍微拿一點點調兒,重音、節奏和語調上找一點兒老戲班人的味道?!?/p>
最終,這出充滿濃濃梨園情的話劇《網子》亮相舞臺,引起轟動,贏得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贏。隨后,北京風雷京劇團又推出話劇《緙絲箭衣》《角兒》,加上《網子》,一起構成了“梨園三部曲”,該系列作品以獨特形式傳播了京劇藝術和傳統文化,在話劇市場上也是獨樹一幟,幾年間在全國各地演出將近150場。今年,松巖、松天碩父子二人還雙雙入選了“中國當代小劇場戲劇40年影響力榜單”中的“40位演員榜”。
“新舞臺”嘗試“新角色”
雖然守著北京風雷京劇團這樣一方寶地,但松天碩卻沒有局限其中,而是愿意和不同風格導演合作,嘗試各種類型創作,甚至經常甘當“綠葉”。有時候就是個不起眼的小配角,他卻都能演得有聲有色,極具吸引力。和他合作過的導演都對他贊不絕口,他也被觀眾稱之為是能演“小人物”的“大演員”。在熱門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松天碩受邀擔任舞臺指導,幫助蔣龍和張弛兩位優秀演員在激烈的競爭中奪冠。目前,《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正在籌備當中,松天碩也作為演員報名參賽。
憑著青春的朝氣,開放的心態,敬業的態度以及對夢想的堅持,無論在什么樣的舞臺,松天碩都會讓人看到他的天賦與才華,也會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很穩、很長……(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