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國際在線消息:9月5日,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業務考核展示《舞上春》在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排練廳進行了首次整體聯排觀摩。
在90余分鐘的聯排中,舞者們以日常訓練課為基礎,打破中國古典舞訓練原有的“手、眼、身、步”不同部位的訓練框架,用控制、抒情組合,小跳、踢腿 、翻身等靈巧組合,劍、袖組合,技術技巧的組合架構,展示著中國歌劇舞劇院守正創新的創作理念和舞者的精神風貌。
《舞上春》不同于其他演出,它是將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的年度業務考核以展示課的形式從教室搬上舞臺的創新成果。整場聯排分為序、 風逐月 、震霜雪、長歌行、墨中影、寫春秋、尾聲七個篇章展現,每個篇章風格各異,時而明快、時而激烈、時而婉轉…… 如何把中國古典舞考核的訓練過程經過包裝、編排、整理后以完美的方式呈現到舞臺上,是《舞上春》每一位主創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剝離了多媒體視覺和舞臺燈光的效果,此次《舞上春》聯排把更多的焦點聚焦在演員本身,回歸了古典舞的本質。聯排呈現了一場集音樂、舞蹈、詩詞、等多種藝術元素于一體的技藝并重的表演。在傳統千變萬化的動作形態中找到中國古典舞的內核認知、找到回歸中國古典舞審美的鑰匙。
與此同時,舞者們的演出服裝也是首次亮相。服裝借鑒了中式傳統服飾的“斜襟”設計,選取了飽和度不高、但又是中華五千年歷史中被廣泛用到的中國色,在簡潔中體現了中國色彩和意味。活動現場,胡陽一舞劍器動四方,本人儒雅飄逸的文人氣質以及英氣的劍舞動作贏得了滿堂喝彩。而把此次聯排氣氛推向最高潮的無疑是“尾聲”篇章中舞劇展示及謝幕環節。當那些經典舞劇片段重現在現場之時,人們仿佛跟隨著時光的腳步重溫著和中國歌劇舞劇院的記憶。
“《舞上春》融入了中國歌劇舞劇院多年以來對舞劇人才培養及中國民族舞劇發展的理念,是一場集民族性、傳承性、展示性為一體的中國古典舞訓練展示,充分展現了舞蹈行業的傳承與創新。”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許寧表示。
作為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重點項目之一,今年的《舞上春》將以更加強大的主創陣容,更加融合創新的創作理念,更加升級的表現形式,為廣大觀眾奉獻一場關于傳統文化和中國美學極致表達的頂級盛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表示將繼續和中國歌劇舞劇院進行深度合作,將《舞上春》打造為一年一度的獨有品牌項目。“未來,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將不斷深化和國內優秀院團的合作,將更多優秀作品奉獻給大家。”
據悉,這場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與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聯手打造的舞蹈盛宴將于9月15日-17日登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演3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