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律不齊、早搏可以同房,并不影響性生活。心律不齊、早搏是較常見的良性心律失常,在正常健康人中也較為常見,可以完成24h動態心電圖檢查,或多或少都會有少量早搏,無論房性早搏還是室性早搏,都是普遍客觀存在的現象。像滿頭黑發中,偶爾出現1-2根白頭發,也會非常淡然,沒有當成很嚴重的事情對待,早搏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少量早搏不需要進行干預處理,只要維持健康生活狀態,保持良好情緒狀態,有利于減少早搏的出現。
但有些患者可能出現明顯的心慌、心悸、早搏癥狀,就需要通過24h動態心電圖檢查,準確判斷早搏類型以及24h到底有多少個早搏,根據早搏的數量開始啟動藥物干預和治療。因為早搏數量不同所采取力度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也不一樣,尤其早搏數量24h>10000次,還可以采取射頻消融術治療。所以對早搏處理有較成熟的方案,少量、中量、大量,也有相應的方式幫助患者解決問題,所以心律不齊、早搏并不影響性生活。患者可以進行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運動,同房并不存在禁忌證。
心律不齊的危害是什么
輕度的竇性心率不齊對身體危害不大;但心律不齊特別嚴重,出現室早、房早、房撲、房顫、室上速時,對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容易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誘發心絞痛、導致心功能不全、引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出現血栓栓塞、引起心臟性猝死等。
許多健康人也可能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輕度的竇性心律不齊無需治療,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傷害。但如果是心臟病變、代謝性疾病等引起的心律不齊,病情特別嚴重,出現了室早、房早、房撲、房顫、室上速等癥狀,對身心健康的危害很大,需要及時治療,那么,心律不齊的危害是什么呢?
1、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
如果心律不齊比較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血管、血液、血流阻力發生改變,常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頭暈等不適癥狀,嚴重時也可能會導致猝死。
2、誘發心絞痛
由于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引起心律不齊時,常會伴隨著心絞痛癥狀出現,心前區會有壓榨性疼痛感,甚至會向左肩、左背、左手臂等部位出現放射疼痛。如果心絞痛持續性的發作,就會有很高的致死風險。
3、導致心功能不全
長期心律不齊,會讓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心功能不全。此時常會伴隨著呼吸困難、渾身無力、水腫等不適癥狀,需要及其治療,否則可能會有致命的風險。
4、引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
當出現房顫時,心室收縮變得不規律,室率增快,還可能會引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此時患者會出現心悸、胸悶、暈厥、心力衰竭等,這種疾病還會損傷心腦血管系統,病情嚴重時也很高的致命風險。
5、出現血栓栓塞
當出現房顫時,心房的收縮功能出現障礙,血液在心房中流動緩慢,就容易出現血栓栓塞。比較常見的有腦動脈栓塞、肺栓塞等,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治療不及時有可能會導致死亡。
6、引起心臟性猝死
當心律不齊的問題特別嚴重,伴隨著持續性的心絞痛、胸悶、氣短、渾身無力等不適癥狀時,要警惕心源性猝死。因為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后治療不及時,可能會突發意識喪失,最終會因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心臟驟停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