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呂楊
攝影愛好者何莉是第二次來到四川瀘定的海螺溝景區,上一次是“9·5”瀘定地震發生前,令她沒有想到的是,經歷災后重建,游客在原始叢林中徒步漫游更為舒適,體驗感更佳。
2022年9月5日,瀘定縣發生里氏規模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強震中心位置就在海螺溝,景區瞬間幾乎變成了廢墟。
一年多過去,地處貢嘎山高原峽谷的海螺溝恢復迎客。據介紹,圍繞“一年局部開放、兩年全面恢復、三年實現提升”的目標,景區實施重建的項目達54個(已完工25個)、總投資23.33億元人民幣,全新打造的核心游覽體系整裝亮相。
圖為經歷地震重建的海螺溝景區。中新網記者 楊程晨 攝
不少如何莉一樣的“回頭客”感嘆,海螺溝壯闊的冰川雪水景觀依舊給人帶來極致震撼,磨西古鎮還是和以前一樣鐘靈毓秀,不同的是景區規劃的每個環節都更加精細、人性化。近日,由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組織的海外及兩岸華文媒體采風活動采訪團走進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探訪瀘定縣多地災后重建情況。
海螺溝所在的磨西鎮是瀘定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當時居民房屋大部分垮塌,周邊道路、通信、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磨西鎮,這座紅軍長征途中磨西會議的舉辦地,彼時超過11萬人受災。
海螺溝景區管委會文化旅游管理局局長李毅向記者介紹,經過災后重建,“我們的基礎設施從滿足游客的人性化、服務化需求等方面做了全面提升,游客給予了很高評價。”
2024年是災后重建任務的收官之年,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目前,磨西鎮已有900戶居民搬入新居,新房、新校、新路、新設施正逐漸從“紙上藍圖”變為“實景圖”。
當煙火氣回歸,“開民宿”成為搬入新家居民們的新想法。實際上,在過去大半年,不少民宿已在磨西鎮重新開業。自海螺溝景區去年12月開園,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超過12萬人次。民宿老板楊佑新回憶,景區剛開時,小店的網絡平臺訂單就出現爆滿,“鎮上很快就又熱鬧了起來”。
距離磨西鎮不遠的德威鎮奎武村同樣受到地震的嚴重波及。中新網記者13日來到災后重建集中安置點,一幢幢繪有“如意結”“穿斗裝飾”等瀘定傳統建筑元素的安置房拔地而起,沿著大渡河岸邊依次排開。
四川瀘定的德威鎮奎武村受“9·5”瀘定地震波及嚴重,圖為災后重建為村民打造的集中安置點。中新網記者 呂楊 攝
村民李訓華的兩層連體小樓靠近村廣場,屋前有花園,房內裝修簡潔實用,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這套房子加上裝修的費用,我們只用交20多萬元,上級還有各種補貼。”李訓華對于眼下生活的滿足溢于言表,他和家人沒有想到,政府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就解決了災后重建的居住問題。
住在李訓華家對面的王福玉一家六口,是第一戶搬入集中安置點的奎武村村民。她說,新房子距舊村的直線距離不過數百米,但舊村在山背面,下一趟山并不容易。而現在,不管是小孩讀書還是老人看病,出了家門就能在路邊坐車,居住環境更加得宜。
解決了“住”,德威鎮下一步正在規劃解決安置點村民的收入問題。鎮長侯明利說,因為地處高山峽谷,奎武村土地資源非常有限,村里年輕勞力過去多以外出打工掙錢。搬遷到安置點后,村里正在籌建養殖圈舍,希望幫助村民留在村里也能增收。(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