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經濟轉型與突破的浪潮中,河南省新野縣王集鎮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依托河道生態廊道,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業+加工+文旅”休閑農業模式。這一模式巧妙地融合了三大產業的優勢,為鄉村發展注入了磅礴活力,繪制出一幅產業興、農民富的嶄新畫卷。
筑牢農業根基,孕育田園風光。廣袤的農田果園是王集鎮這一發展模式的堅實基石。王集鎮境內三河五渠縱橫交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白河、湍河、礓石河穿境而過。憑借本土優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王集鎮大力種植特色農作物與果蔬,形成了規模化、景觀化的田園風貌。沿白河曹集段的早春采茶區和梨花觀賞區,如詩如畫,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領略自然之美;西趙莊9公里的桃園,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碩果累累,成為游客們賞花摘果的好去處;白灘段的桑葚采摘更是讓無數游客慕名而來。河道內天然的沙土質上種植著萬畝高油酸花生,這些優質農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供應,更成為了寶貴的觀光資源,為鄉村旅游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價值躍升。田間地頭采摘的新鮮茶葉、小巧玲瓏的桑葚、鮮嫩多汁的晚秋黃梨、甜美可口的秋桃等,被就近輸送至加工廠,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工藝,搖身一變成為附加值更高的商品。王集“曹集茶”成為外地成功人士心中的“鄉音”,承載著濃濃的鄉愁;果實被制成罐頭,美味可口;桑葚釀成美酒,香氣四溢;糧食加工成特色糕點,口感豐富;花生加工成休閑食品,備受青睞;干菜則充滿了家的味道。通過精心的品牌包裝和精細營銷,這些農產品的身價倍增。加工廠還吸納了本地勞動力,讓村民們變身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薪金。同時,工業觀光也為文旅體驗增添了新的內容。
文旅引流增收,激活鄉村人氣。鄉村旅游線路將農田采摘區、農產品加工廠、民俗文化村落巧妙地串聯起來。游客們在采摘區親手摘下熟透的果實,盡情感受豐收的喜悅;走進加工廠,親眼目睹茶葉制作的全過程,了解食物蛻變的歷程;再到村內的楊司令事跡陳列館、木雕小院、民俗屋內一游,體驗傳統手工藝制作,品嘗地道的農家菜。這一系列的旅游活動為鄉村和村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讓鄉村旅游四季常熱。
產業融合發展,共享發展紅利。在“農業+加工+文旅”模式下,各產業環環相扣,協同發力。農業為加工提供了豐富的原料,穩定的品質原料保障了加工成品的質量;加工業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反哺農業,讓農戶有更多資金投入新技術、新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文旅則為農業、加工創造了廣闊的市場需求,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促使農產品不愁銷路。村民們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就近務工掙工資、旅游經營分股金,實現了多元增收;村集體也因產業的繁榮而不斷壯大,為改善鄉村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形成了鄉村發展的良性循環,開啟了鄉村振興的全新篇章。
王集鎮的“農業+加工+文旅”休閑農業模式,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相信在未來,王集鎮將繼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圖文/王仕沖 院沛鑫)
關鍵詞: 新野縣王集鎮 農業加工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