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日營業額9000元計算,每份豆腐、土豆的單價是9元,那么一晚上就得出餐1000份左右。夫婦倆每日工作9小時累計540分鐘,平均一分鐘就要出兩份餐。考慮到售賣現場既要烹制又要收費、打包等具體事情,一分鐘出兩份餐是不現實的。”
針對這些爭議,記者采訪了視頻中的主角之一“土豆郎”趙慶書,他稱生意并非單獨由夫婦倆完成,攤位上還有兩名員工參與。趙慶書回應,“我們平時的日營業額在六七千元,那天正好電視臺來攤位錄節目,搞得跟拍電影一樣,吸引很多人,并且圍觀的人一直增加。加上又是周末,導致那天的生意異常火爆,比平時多賣2000元左右,但是我們生意本身也不錯。”
針對網友提到夫妻二人加工食品速度是否能跟上平均一分鐘出兩份餐的質疑,“小吃車上有一個長2.8米寬80厘米的鐵板,我們是一次性出餐而不是分開出餐,一個鐵板一次性出餐5到6份,需要2分鐘左右。并且攤位上除了丹丹之外,還雇了兩名員工。丹丹負責土豆、豆腐的烹飪,一名員工負責切豆腐,另外一名負責收款與打包,盡管出餐時間緊張但也能忙得過來。”趙慶書說。
一些網友也很好奇,一天500斤的土豆能否短時間內削完皮,趙慶書回應,“這個對于我們早已形成習慣,兩個員工上午用兩個多小時把土豆皮削完,我下午花兩個多小時就能把土豆切完。他們都是熟練工,我也干了這么久,速度都不慢。”
網友關切日營業額9000余元的凈利潤有多少,趙慶書告訴北青報記者,“食材成本大概2000元,兩名員工一個月的工資總共約18000元,攤位費一年34萬元。把這些開銷除去之后,日營業額9000余元的純利潤大概是5000元。”
趙慶書稱,地攤生意要看天吃飯,“這幾天義烏一直下雨,日營業額降為5000元,但是六七千元是常態,幾年前已經這樣。”
趙慶書認為,現在義烏一帶,部分地攤生意反而比門店火爆。他們夫婦倆已經通過做鐵板生意買了車,但尚未買房。
趙慶書坦言自己還在奮斗的路上。“我去過很多地方,只是一個過客,以后還想回山東定居。”
談及地攤生意的未來,“我們這里夜市地攤都是一邊直播一邊出攤,很多網絡主播已經開始低價賣配方。當一個行業都在搞直播賣貨并打價格戰時,雖然現在還能賺錢,但也預示著下坡路快要來臨。”趙慶書稱,“我也在提前思考轉變的形式,爭取掌握市場先機。”
小調查:你相信95后義烏夫妻擺攤能日入9000了嗎?#當事人回應擺攤日入9000質疑#(北京青年報)
#當事人回應擺攤日營業額9184元#【小夫妻擺攤日營業額9184元引質疑,當事人:當日是偶然】據北京青年報客戶端,近日,在浙江義烏擺攤的“豆腐西施土豆郎”日收入9184元的視頻走紅網絡。喜歡算賬的網友認為,單日營業額能達到9000元不太現實。針對這些爭議,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25日采訪了視頻中的主角之一“土豆郎”趙慶書,他稱生意并非單獨由夫婦倆完成,攤位上還有兩名員工參與。對于視頻中日營業額9000余元的質疑,趙慶書回應,“我們平時的日營業額在六七千元,那天正好電視臺來攤位錄節目,搞得跟拍電影一樣,吸引很多人,并且圍觀的人一直增加。加上又是周末,導致那天的生意異常火爆,比平時多賣2000元左右,但是我們生意本身也不錯。”#夫妻擺攤日入9千網友質疑讓查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