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光吃不長肉怎么回事?
如果你的孩子特別能吃,但還是身體瘦、個子小、頭發黃,則要小心,這些赤裸裸的信號都在提醒著家長,這類孩子多是典型的胃強脾弱。
胃的功能是把吃到肚子里的食物變成粥狀混合物,脾把其中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胃強的孩子,當然胃口好,吃得多。但脾弱了,脾的吸收運化功能就差,沒辦法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身體需要的營養不能得到滿足,自然會個子小、身體瘦,看著像營養不良。
孩子能吃不能消化,就像工廠里加工的產品賣不出去一樣,時間久了就堆積到那了,所以孩子還會食積。
面對孩子胃強脾弱,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對此,我們可以找出原因,對癥下藥,而對于胃強脾弱的孩子可用中藥來調理,小兒推拿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棒,寶媽們不妨一試。
孩子光吃不長肉怎么辦?
1、睡眠不足,長肉慢。
小兒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同時人體的消耗又最小,是長身體的最佳時間。睡眠不足的小兒也會“不長肉”。因此要合理地安排小兒的睡眠時間,年齡越小,睡眠時間應越長。
2、營養均衡,合理搭配。
瘦寶寶與營養膳食結構不合理、喂養方式不當、飲食習慣不好等因素有關。媽媽趕快改變以往單調的膳食,每天的食物盡量多樣化,谷類,肉類,豆類和蔬菜應合理搭配,讓餐桌熱鬧起來,讓寶寶重拾對餐桌的期待。
3、及早檢查,看是否缺鋅。
通過身體檢查,媽媽可了解寶寶的消化系統、脾、胃等健康狀況,病癥嚴重的可以按醫囑進行如健脾健胃、助消化的兒童專用藥。如果孩子是缺乏鋅、鐵、鈣或貧血等癥,嚴重的遵醫囑藥補,輕微缺乏者主張以食補為主。
4、蛔蟲作怪寶寶吃不胖。
小兒常見的寄生蟲有蛔蟲、蟯蟲、鉤蟲、絳蟲、姜片蟲等,這些寄生蟲寄生在入體腸道內,每日搶奪小兒攝人的營養,吸取人體的養分,使人消瘦、乏力、貧 血、腹痛,可想而知,這時的小兒怎么會“長肉”呢?當小兒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時,如結核病、慢性腹瀉、內分泌疾病等也可使體重不增。
5、活動量太大“入不敷出”。
愛動寶寶長得瘦,在人的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是生后頭1年內,從出生到1周歲時體重增加2倍,其主要原因是寶寶活動量小,一日睡15~16個小時, “人大于出”,體重理所當然地不斷增長。而1周歲后,隨著寶寶會獨立行走,活動范圍增大,體重的增長的速度也逐漸緩慢。因此一些特別頑皮好動的寶寶,一般 都比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