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家川公安隊伍里,有這樣一群堅毅美麗的身影,她們的工作沒有刀光劍影、沒有千里奔襲,有的只是“家長里短”和“熱心腸”,以及那一沓沓寫滿平安與祥和的記事本。她們,就是張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女子社區警務隊的11朵警花。
成立女子社區警務隊是張家川公安現代警務探索中一次創新實踐,在全面梳理現有警力、警務網格員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派出所警力向社區前置,大膽整合工作特點明顯、警務效能集中的專業化力量。今年6月,由11名業務熟練的女民輔警組成的全縣首支女子社區警務隊在城關派出所成立。
在工作中,女子社區警務隊徹底改變了以往“下社區”的工作方式,堅持常態化“在社區”的工作理念,探索出“一聲問候、一張笑臉、一張卡片、一份傳單、一句叮囑、一個本子”的“六個一”工作法,在矛盾糾紛調解、宣傳走訪服務、安全隱患排查,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婦女兩類群體的關懷救助、心理疏導等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女性特有的熱心、細心、耐心、貼心優勢讓這支隊伍在社區警務工作中發揮出了強大的工作合力,獨特的工作方法、親和的服務態度,讓她們很快成為了轄區群眾心里的“好姐妹”“大丫頭”。
9月25日,轄區小學老師反映其班級中的馬某未按時到校上課,家長無法取得聯系。女子警務隊接此消息后,精準分析出該孩子為轄區前科人員馬某某的女兒,因馬某某長期不務正業,平常也對孩子馬某的生活不聞不問,警務隊女警員專程前往馬某親戚家中了解情況,與馬某親切交談,給予馬某心理疏導,鼓勵其要積極面對生活的困難,有事了就來找警察阿姨。隨后,女子社區警務隊與馬某建立了“愛心媽媽”結對幫扶關系,讓馬某的生活多了一份來自人民警察特殊的愛。
“謝謝你們,是你們挽救了我的家庭”。10月11日,王女士提著一包水果來到中城警務室,一遍又一遍的訴說著謝意。原來王女士與丈夫性格迥異,兩人經常因為瑣事發生口角、撕扯,兩人被無休止的爭吵拖的疲憊不堪。了解到情況后,女子社區警務隊,多次入戶進行“面對面”“背對背”調解,在講法講理講情的同時,隊員們還熱情的分享自己經營婚姻的方法心得,引導他們彼此換位思考,考慮對方的感受。最終雙方徹底打開了心結,夫妻兩人重歸于好。
自成立以來,女子社區警務隊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8起,消除安全隱患35處,開展未成年人教育、婦女權益保障、防電詐防溺水等宣傳22場次,及時挽回群眾損失6.1萬余元,幫助15名厭學學生重新回歸課堂。
62平方公里的轄區內,踏遍了女子社區警務隊的足跡,36本工作記錄上,寫滿了對鄰里群眾的承諾。擔任女子社區警務隊隊長的張家川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副所長崔金梅說道:“想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要不斷“深耕細作”社區警務,踏踏實實走進群眾心里去,最后才能換來轄區平安的‘大豐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