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醫題材劇《后浪》剛剛收官,演員吳剛在劇中扮演了一位中醫教授任新正。這是吳剛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挑戰醫生的角色,也是他對陌生專業領域的一次探索。吳剛對這次的嘗試大體滿意,而未來他也將保持開放的心態,希望探索更多有突破的人物類型。
劇中角色打破常規
吳剛在《后浪》中扮演的中醫教授任新正,并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中醫”,而是科班出身的中醫藥大學校長,但他希望打破固有的培養模式,創辦了一個不限人才基礎的中醫傳承班。吳剛認為,任新正是一個“有大愿景的人”,他對學院派的教學已經十分熟悉,但他希望廣傳中醫,在有生之年打破過去的種種限制,去勇敢地試一次。
劇中,任新正和孫頭頭的歡喜冤家模式,平添了不少笑料。吳剛說,任新正作為大學教授本身是比較嚴肅的,但孫頭頭卻是橫沖直撞的性格。“我看到有觀眾評論,任新正和孫頭頭是唐僧和孫悟空的關系,必須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吳剛覺得這樣的解讀很有意思,在他看來,這種師徒關系本身就不常規,而中醫傳承班的設定也有打破常規的意味。
“這個傳承班吸納了社會上各種不同的人來學中醫,本質上是為了廣傳中醫文化,而任新正辦師承班的初衷也是教學相長。”吳剛透露,《后浪》最吸引他的在于這雖然是一部講中醫文化的劇集,但并不枯燥,它以寓教于樂的方式來弘揚傳統中醫文化。傳承班中有人不相信中醫,有人是中醫世家,各種人物的出現豐富了這部劇的表達層次。
劇外接戲不設限制
在接拍這部劇之前,最讓吳剛擔心的是這部劇的專業屬性太強。他直言,隔行如隔山,決定接拍之后他開始惡補相關的中醫知識,“如果一幫外行人去演繹很有話題性的專業劇,我很擔心能不能準確地詮釋人物,把劇本賦予的東西傳達出來。”開機前,吳剛專門前往大理,跟隨劇中任新正的原型、中醫大師劉力紅學習了一些基本理論、手勢動作等等。觀眾覺得劇中十分有趣的中醫家庭戲,也是吳剛從劉力紅身上“偷師”觀察而來。“我們觀察他對病人的態度,他如何望聞問切,怎么持針、入針以及家里生活的狀態,盡量去貼近人物。”
吳剛坦言,盡管拍攝了《后浪》,但對中醫仍然只是接觸到了一些皮毛。他坦言,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始終打動著他,中醫文化蘊涵的宇宙觀和哲學觀值得去了解。過去幾年,吳剛在影視劇方面的創作多為官場戲,觀眾習慣在燒腦的戲份里感受吳剛可正可邪的演技,而《后浪》的任新正、《慶余年》的陳萍萍則展現了吳剛的多面性。“其實我自己對于角色并沒有設限,主要還是看劇本和人物能不能打動我,遇到好的角色我都想突破一下。”對吳剛來說,這份職業會隨著人生經驗的豐富而存在更多的可能性,而他始終還在長跑著。(記者 李夏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