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啟明星傍晚的長庚星都是指什么?
星星
都是指金星。金星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于月球,是第二亮的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4.7等,足以在地面照射出影子。由于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金星是一顆與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其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735 K(462°C),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
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云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水最有可能因為缺乏行星磁場而受到光致蛻變分解成氫和氧,而自由氫被太陽風吹散,逃逸到星際空間。2020年9月15日,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偵測到磷化氫存在,這可能是地外生命存在的跡象。
金星的介紹有哪些?
金星的星體結構:
從理論推算得出,金星的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有一個半徑約3,100公里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硅﹑氧﹑鐵﹑鎂等的化合物組成的“幔”,而外面一層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組成的很薄的“殼”。
依地球的構造推測,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及輝石為主的矽酸鹽,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
金星的平均密度為5.24g/cm3,次于地球與水星,為八大行星(冥王星已于2006年劃歸為矮行星,故稱八大行星)中第三位的。
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鐵質內核,熔化的石頭為地幔填充大部分的星球。
清晨的啟明星傍晚的長庚星都是指什么 早晨的啟明星晚上的長庚星都是什么
金星的大氣
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的。金星上也有雷電,曾經記錄到的最大一次閃電持續了15分鐘。
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并含有少量的氮氣。金星的大氣壓強非常大,為地球的90倍,相當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時的壓強。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溫室效應在金星上大規模地進行著。如果沒有這樣的溫室效應,溫度會比現在下降400°C。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極限溫度可高達500°C。這使得金星的表面溫度甚至高于水星,雖然它離太陽的距離要比水星大的兩倍,并且得到的陽光只有水星的四分之一(高空的光照強度為2613.9 W/m,表面為1071.1 W/m)。盡管金星的自轉很慢(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還要長,赤道地帶的旋轉速度只有每小時6.5千米),但是由于熱慣性和濃密大氣的對流,晝夜溫差并不大。大氣上層的風只要4天就能繞金星一周來均勻的傳遞熱量。
金星濃厚的云層把大部分的陽光都反射回了太空,所以金星表面接受到的太陽光比較少,大部分的陽光都不能直接到達金星表面。金星熱輻射的反射率大約是60%,可見光的反射率就更大。所以說,雖然金星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要近,它表面所得到的光照卻比地球少。如果沒有溫室效應的作用,金星表面的溫度就會和地球很接近。人們常常會想當然的認為金星的濃密云層能夠吸收更多的熱量,事實證明這是非常荒謬的。與此正相反,如果沒有這些云層,溫度會更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才是吸收更多熱量的真正原因。
在云層頂端金星有著每小時350千米的大風,而在表面卻是風平浪靜,每小時不會超過數千米。然而,考慮到大氣的濃密程度,就算是非常緩慢的風也會具有巨大的力量來克服前進的阻力。金星的云層主要是有二氧化硫和硫酸組成,完全覆蓋整個金星表面。這讓地球上的觀測者難以透過這層屏障來觀測金星表面。這些云層頂端的溫度大約為-45°C。美國航空及太空總署給出的數據表明,金星表面的溫度是464°C。云層頂端的溫度是金星上最低的,而表面溫度卻從不低于400°C。
關鍵詞: 清晨的啟明星傍晚的長庚星都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