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財預期收益更高?
理財預期收益的高低和風險是相對應的,預期收益越高,那么風險就越大,高收益對應高風險。而預期收益和風險都相對較高的理財方式有基金、股票、期貨、黃金、外匯等。
如果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那么我們就可以將自己的資產進行配置,組合投資,大部分用于定期存款,小部分用于高風險投資。這樣可以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爭取較高的預期收益。
銀行為什么不建議存三年定期
1.業績壓力大
很多人都羨慕銀行這個崗位,畢竟銀行薪酬比較高,被很多人稱為鐵飯碗,但其實銀行這份工作并不輕松,很多銀行的工作人員是要面臨很大的業績壓力的,如果業績完不成,那么工資就有可能縮水,而且上升空間也沒了,如果儲戶將自己的錢存三年定期,這對于銀行與員工的業績提升來說并沒有很大的好處。很多員工為了讓自己的業績做得更好,一般會向儲戶推薦那種利潤比較大的理財產品。
2.負債大
定期存款對于銀行來說是一筆負債,而定期存款利率跟期限是掛鉤的,期限越長,利率越高,如果儲戶選擇三年期的定期,那么銀行所支付的利息也是相對較高的,銀行不僅僅是一家金融機構,與此同時也是一家企業。任何企業都需要盈利,也正是因此,銀行工作人員并不建議儲戶辦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
3.基于用戶需求
三年定期雖然利率高,但是期限較長,保不準儲戶可能需要資金來周轉,但儲戶存入定期后,銀行就會統籌儲戶們的資金對外進行投資。如果儲戶要求提前把本金取出來,那么必然也會對銀行造成相應的影響。不僅如此,儲戶自身也要遭受一定的損失,因為定期提前取出是要損失一部分利息,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這樣的行為對于雙方都是十分不利的。為了避免這樣的行為發生,銀行工作人員也會在業務辦理之前反復向重復確認,是否真的要辦理三年期的定期存款。
關鍵詞: 如何理財預期收益更高 銀行為什么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