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民航業約99%的碳排放來自航空飛行活動的航油消耗。控制減少航油消耗、積極推動航油脫碳是民航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主攻方向。在傳統技術和管理手段減排潛力有限的情況下,可持續航空燃料具有兼容既有設施設備、全生命周期降碳效果顯著等優勢。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是當前民航積極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全面實現綠色轉型的現實路徑,也是未來民航增強發展后勁、贏得發展主動的戰略手段。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具有涉及領域廣、產業鏈條長,高技術屬性突出等特點,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民航延展產業鏈條、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
SAF是以可再生資源或廢棄物為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料,全生命周期減排效果顯著,可與現有航空器和民航基礎設施良好兼容。此次試點分兩階段實施,將圍繞供油保障、油品質量監控、效果評估、機制標準建設等關鍵領域,同步開展研究探索。第一階段為2024年9至12月,主要參與單位為國航、東航、南航以及北京大興機場、成都雙流機場、鄭州新鄭機場、寧波櫟社機場機場,第二階段為2025年全年,參與單位將逐步增加。為確保安全,試點期間所用可持續航空燃料均已獲得民航局適航認證,民航局指導中國航油嚴格油品質量管控。
截至目前,我國運輸機隊機齡保持在9年左右;機場場內新能源車輛占比超過27%,大興、天府等新建機場的占比接近80%;大中型機場近機位飛機APU替代設備安裝率、使用率穩定在95%以上;機場光伏項目年均發電超過6000萬千瓦時;國內航班和機場航站樓基本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運輸機隊和運輸機場的碳強度進一步降低,分別達到每噸公里0.276千克和每客0.869千克,在主要航空大國中處于前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