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魏女士,45歲,水腫3年多
對四十歲出頭的魏女士來說,生活一直是事業穩定、家庭幸福。然而,三年前的某天,她突然發現自己的雙腿發腫。而且隨著時間推移,眼睛也腫了起來,并開始出現小便泡沫多、怕冷、腰膝酸痛和睡不好覺等癥狀,于是趕忙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腎炎綜合征。經過一段時間的規范化治療,魏女士的水腫改善了,但其他癥狀改善卻不明顯,反而出現了經常胃脹腹瀉、疲倦乏力、出汗多、頭發大量脫落、耳鳴等不適。焦慮的魏女士在《德叔醫古》科普文章中發現德叔擅長治療疑難雜癥,便趕忙來到德叔門診尋求治療。
德叔解謎:脾腎兩虛,水液停聚
慢性腎炎綜合征在中醫中屬于“水腫”“尿濁”“虛勞”等范疇。德叔介紹,魏女士因為臟腑功能衰退,尤其脾腎陽氣不足,使得水液代謝減慢,停聚在體內,而引起水腫;腎臟功能虛弱時,會清濁不分,出現尿中帶泡沫或渾濁;隨著時間推移,魏女士脾腎陽虛加重,則進一步引發了胃脹、腹瀉、疲倦乏力、多汗、脫發、耳鳴等不適。
治療時,經驗豐富的德叔采取了從脾腎論治的策略,以“健脾補腎、利水化濁”為原則。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魏女士各種癥狀均明顯改善。
預防保健:先養脾胃再補腎,搓腰艾灸溫腎陽
《醫宗必讀》提到“脾腎者,水為萬物之元,土為萬物之母,兩臟安和,一身皆洽,百疾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則腎愈安也。”德叔建議魏女士調養應該循序漸進,應先養脾胃,再補腎陽。適當多吃些小米、白扁豆、山藥、陳皮、五指毛桃等,讓脾胃強健起來,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飲食物;再逐漸使用黑豆、黑芝麻、核桃、牛肉、羊肉、巴戟天、黃精等加大溫補腎陽力度。
艾灸脾俞、腎俞、命門、關元等穴位,有助于溫補脾腎陽氣。還可用雙手搓熱后腰部,特別是腰眼部,來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可先將兩手對搓發熱,緊按腰眼處(雙手掐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拇指按壓的位置即為腰眼),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德叔養生藥膳房:黑豆核桃燉豬腰
材料:豬腰1個,核桃仁50克,黑豆50克,芡實20克,精鹽適量。
功效:健脾補腎,利濕化濁。
烹制方法:諸物洗凈,豬腰處理干凈,切片,焯水;黑豆稍浸泡;所有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為小火煲至豆爛,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此為兩或三人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