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標的是什么意思?
兩融標的是指可以進行融資融券交易的標的,比如股票和基金。融資融券交易的目標不是固定的,但會在一段時間后調整,目的是促進融資融券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優化目標證券的結構。
兩融標的調整的規則
a股融資融券(兩融)業務規則迎來重磅修訂!同時,兩項融資標的范圍大幅拓寬,監管部門取消了維持130%擔保比例的“平倉線”要求。
8月9日下午,上交所、深交所相繼發布《關于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范圍相關事項的通知》,宣布擴大兩融上市股票范圍,8月19日起生效。其中,上交所從525家擴大到800家,深交所從425家擴大到800家,滬深交易所從950家增加到1600家。
晚間,證監會發文介紹,滬深交易所修訂的《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正式頒布,同時責成交易所進一步擴大融資融券范圍,大幅優化融資融券交易機制。一是取消了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統一限制,由證券公司根據客戶資信、抵質押品質量和公司風險承受能力,自主與客戶約定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二是完善了維修保障比例的計算公式。除現金、股票和債券外,客戶還可以使用其他證券和證券公司認可的其他資產作為補充擔保,增強補充擔保的靈活性。三是將融資融券的股票數量從950只擴大到1600只。標的擴大后,市場上融資融券市值占總市值的比重從70%左右提高到80%以上,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市值大幅增長。
滬深交易所擴大標的股票范圍的選擇標準是一樣的,都是優先保留現有標的股票。在本所上市的符合《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的a股股票,按照加權評價指數由大到小排序。
加權評價指數的計算方法如下:加權評價指數=2(該股票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流通市值/滬深股市a股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流通市值)(該股票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成交金額/滬深股市a股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成交金額)。
兩個交易所都要求券商高度重視,做好擴大標的股票范圍的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安全運行。
同時,券商要進一步優化自身風險監控指標,根據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合規經營、市場交易等情況,加強對標的證券的風險識別和差異化管理,采取相應的監控措施,嚴格控制融資融券業務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上海證券交易所特別提示:本通知規定不適用于科創板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范圍。
更有甚者,上交所和深交所也在8月9日下午發布了關于修改《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關于維持擔保比例部分條款的通知。取消了兩融過去130%擔保比例的“平倉線”。
通過對比《實施細則》論文的新舊版本,發現有三個條款進行了修改。
一是修改了維持擔保比例的計算方法。
在過去第42條的規定下,維持擔保比例=(現金貸證券賬戶中證券市值之和)/(融資買入金額、融券賣出證券數量當前市價、利息和費用之和)。
此計算公式修改為:維持擔保比例=(現金貸證券賬戶中證券市值與其他擔保物價值之和)/(融資買入金額、融券賣出證券數量當前市價、利息和費用之和)。
也就是說,分子端增加了其他整理的價值
第四十三條修改為:“第四十三條會員應當根據市場情況、客戶信用和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審慎評估并與客戶約定最低擔保比例要求。
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于最低維持擔保比例時,會員應當通知客戶在約定期限內追加擔保物。客戶經會員認可后,可以提交其他有價證券、不動產、股權等依法擔保的財產或財產權作為其他抵押物。會員可以與客戶約定追加擔保品后維持擔保比例的要求。"
第三,撤回要求增加了有限的范圍。
舊版中第四十四條規定:“維持擔保比例超過300%時,客戶可以從保證金可用余額或者用于沖抵保證金的證券中提取現金,但提取后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300%。本所另有規定的除外。”
修改后的要求是:“當現金和信用證券賬戶中的證券總市值的維持擔保比例僅超過300%時,客戶可以從保證金的可用余額和充抵保證金的證券中提取現金,但提取后的現金和信用證券賬戶中的證券總市值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300%。
當維持擔保比例超過會員與客戶約定的數值時,客戶可以解除其他擔保物的擔保,但解除擔保后的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于會員與客戶約定的數值。但本所對提取現金、沖抵保證金或解除其他擔保另有規定的除外。"
深交所的相關修改基本一致,只是條款在編號上有所不同。
關于修訂后的新老劃斷問題,交易所表示,在修訂后的《實施細則》實施前,會員與客戶已簽訂融資融券合同的,會員可根據修訂后的《實施細則》要求,與客戶協商或通過其他合法方式調整合同的相關約定。
特別是證監會已經表態,規則調整后,不是取消最低維持擔保比例,不是擴大擔保物范圍,不是忽視擔保物質量。上述調整的目的是改變“一刀切”的做法,將監管和自律的強制性要求轉化為證券公司的自律性要求。
主風險管理的內在需求,交由證券公司與客戶自主約定。對于客戶資信較強、擔保品流動性較好的,證券公司可經評估后適當調低最低維持擔保比例,反之可提高。同樣,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亦是引導證券公司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在標的范圍內自主設定標的池,切實做好客戶適當性管理、保護投資者權益。